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会议
第五期“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研习班”讲座纪要(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

       2022年11月11日,第五期“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研习班”第三场专题讲座开讲(线上)。本次讲座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徐平教授主讲,题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湘晖主持本场讲座。

主讲人:徐平教授

       讲座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徐教授将二十大报告分成五部分概述,旁征博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解读。为贯彻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精神,徐教授还设置了导论一节,通过回顾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鉴往知来、向史而新。

        在导论部分,徐教授指出,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通过后,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历史转折与“富起来”的千古梦想。在第三个历史决议通过后的次年,召开了党的二十大,这吹响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起来”新征程的强行军号角。随后,徐教授介绍了二十大的基本情况,包括会议意义、主题和要求。二十大厚重深刻、立意高远、旗帜鲜明、措施务实、大气内敛,并在“两个确立”的基础上,产生了新一届领导集体,让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满期待。

       第一部分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徐教授细数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十九大以来的过去五年,攻克的难题、办成的大事、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十八大以来的过去十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徐教授强调,回首过去,我们何以取得成功?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对未来的展望将我们带到了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未来干什么”的问题体现在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徐教授追溯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由来,并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与本质要求。徐教授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比,表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人类的康庄大道。徐教授还强调,现代化是中国人一以贯之的追求。从“四个现代化”到“两步走”,到“三步走”,再到新的“两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经历了艰苦的探索,但现代化的内涵也实现了螺旋上升。

      第四部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则回答了“未来怎么干”的问题。徐教授论述了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十二个方面系统设计: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应有之义,全面依法治国是运行轨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是重要内容,内在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要求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根基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际内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第五部分是“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徐教授强调,二十大报告从团结开头,以团结结尾,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先是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又到河南安阳的红旗渠、殷墟考察。分别释放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掘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三个信号,这引人深省,尤其是第三个信号,是学者在学术研究中需要格外注意的。

 

                                                                                              

                                                                                               整理人/2022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陈曦

                                                                                               供图/2021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马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