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会议
第五期“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研习班”讲座纪要(一)|在中西对比中看中华民族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022年11月9日,第五期“新时代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研习班”首场专题讲座开讲(线上)。本次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圣敏教授主讲,题为“在中西对比中看中华民族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丁宏教授主持。

研习班学员线上学习

      杨圣敏教授首先指出,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华民族是唯一将自己的传统文化延续数千年不断的统一大国,多元一体、大一统是几千年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主流。争取和维护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也是中华民族一种核心的政治和文化传统,这种传统是欧洲国家所没有的。杨圣敏教授从地理环境、经济特点、政治制度、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这种统一趋势形成的原因。

 第一,在地理环境上,中国的地理环境具有半封闭、内向型的特点,客观上增强周边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聚合,形成“内聚力”。第二,在经济特点上,中原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周边地区经济较为单一,需要中原的产品并受中原丰富文化吸引。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就有密切而又互相依存的经济联系。第三,在政治制度上,中国几千年来高度的中央集权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同时,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自治或半自治的封国制和羁縻府州(土司)制度,在包容了多样性的同时维持了一体性,使得国家的统一得到加强。第四,在传统文化与价值观方面,欧洲早期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强调二元论和客观决定论,重视微观的客观世界研究;在伦理上重视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认为私高于公。而中国的哲学思想强调一元论和整体论,重视宏观研究,追求平衡、中庸,主张公大于私。在世界观上,中国人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在多元中构建和谐关系并获得共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多元一体”政策的主要思想根源,在民族关系上,中国各民族也一直努力维护并实践着和合共生的理想。

 接着,杨圣敏教授进一步指出中西传统哲学思想的差异对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两种建设现代国家的不同道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世纪欧洲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分裂成为了300多个独立的公国、侯国、主教领地和独立城市,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5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打破这种状况,以民族主义为旗帜,用建设民族国家的口号来进行革命。到了18世纪,欧洲建立起的多个单一民族的资产阶级国家曾掀起民族中心主义的运动,在国内排斥少数民族、实行同化政策,造成了欧洲鲜明的多元多中心的局面。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制度以后仍然实行“五族共和”的民族政策。杨圣敏教授认为,部分学者所认为的“多元的民族认同会冲击统一的国家认同”观念并非来自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总结,而是来自西方对民族国家的解释。民族国家仅是欧洲国家的现代形式,西方典型的“集体忠诚冲突”理论也只是18世纪欧洲国家建立时形成的国家理论,并不具有普世性。杨圣敏教授以自己的实地调研数据为例,论证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认同,中国各族人民的最高认同无疑是对国家的认同。

 最后,杨圣敏教授总结道,西方的民族国家模式不是建设现代国家的普世真理。建设民族国家在欧洲历史上曾是有进步意义的实践,但是18世纪后,这条道路开始走向反面,衍生出了民族中心主义、泛民族主义,并走向了向外扩张殖民地的道路。与西方相对比,中国主张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在国际上与各国各民族共存共荣,反对民族中心主义和霸权主义,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国情,都导致中国必然走与西方不同的道路,而事实的对比将让我们越来越清楚的看到哪条道路更具生命力、更适合人类多元社会的发展。

  

整理人/2021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马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