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会议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2021年11月2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隆重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巡视员、研究员马盛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邱运华,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上海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等京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地方文化部门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林继富主持。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丁宏教授致辞,向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丁宏教授介绍了中心的整体架构、发展建设和工作成绩,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及相关教学方面取得的丰富成果,并强调中心作为学校重要的科研平台,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主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领域守正创新,进一步深耕细作,扎实调研,力争 获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李晓松副司长致辞指出,中华文化基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和理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认为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并呼吁当前的调查研究应当注重关键理念的阐释,注重多区域的研究,注重多学科的整合和阐发,注重应用实践,通过学术研究转化成文化影响力,重视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解决现实问题,弘扬当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与途径。

    邱运华先生致辞指出,蕴含中华文化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展示华夏文明、提振文化自信、弘扬中华精神作用显著,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建共享、共谋发展提供中国智慧。邱运华先生回顾了中国文化建设从民间文艺时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学术立会”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科学化阶段,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响亮地发出中国声音。在新时代,要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文化基因,做到见人见艺见精神,推进建立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

    叶涛教授致辞指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具有学理性和实践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确定经历了近30年的探索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一项文化保护运动,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是其基本原则。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为目标,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多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持,需要跨学科学者的共同努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为研讨主题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在主旨发言中,刘魁立先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义旨体现为尊崇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于协调和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并完善人自身的观念、行为、道德、价值判断和整个内心世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它所处的历史情态中,均是当时先进的科技、技能与智慧,应当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有作用,实现人的幸福生活。马盛德研究员指出经过漫长历史积淀的文化基因转化为社区、群体、民族共同传承的文化符号和民族文化的象征,成为一种普遍认同又能够共同传承的意识形态。“遗产基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世代相传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们提供认同感与持续感,文化基因与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挖掘、认识、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现实意义。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认为根据中国文化建设需要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体系与工作机制,其初心与使命就是养护中华文明根脉,增进民族文化认同,传承民族智慧,丰富人民生活,通过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助力文旅融合,助力国家文化建设,助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中国人民大学林坚教授主张从文化基因、文化生态视角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是保留和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不致失传和灭失;另一方面是完整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焕发生机和活力。要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证实、补全、传承历史的价值,发挥其弘扬文化传统,展现文化魅力,推动文化发展的功能。北京联合大学张勃教授指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提供精神力量是对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中华文化基因主要是处理多种关系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念,既是在历史上形成发展的,又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是中华文明持续不断、历久弥新的关键,因而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现和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民族大学林继富教授从理念体系、价值共识与实践行动三个维度分析和阐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基因的关系及内涵,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是在多民族民众生活中得到复制、传承、变异的文化生命体,这就决定文化基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演化、发展最本源的要素和动力来源。传承和利用、阐释和弘扬中华文化基因成为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任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在专题研讨中,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黄永林教授、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温州大学黄涛教授、上海大学黄景春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陈华文教授等学者和非遗文化工作者分别围绕文化基因的概念和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基因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基因的形态、意义和功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基因的保护传承等多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为挖掘和阐释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基因,探讨和分析其对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作用,以及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路径。

    最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王丹副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认为本次研讨会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基因的系列讲话精神,并且具体落脚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问题的讨论上,理论成果丰硕,实践指导意义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的起点,也是需要在未来不断推进的一项事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

    王丹副教授代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向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莅会指导,贡献智慧表示衷心感谢,期待今后能够继续支持中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和教学工作,并加强交流合作。

线上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微信截图_20211127094533

线上学者合影

开幕式

开幕式上丁宏主任致欢迎辞

IMG_9961

会议现场

IMG_0018

线上学者发言

微信图片_20211128115508

大会总结

 

文:王丹

图:张金利、裴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