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资讯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

   2019923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马盛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规划处处长杨晓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文化处处长刘震、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石亚洲出席会议。来自云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吉首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16个省市自治区20家机构的4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丁宏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石亚洲代表学校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在开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研究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指出应该结合乡村振兴规划、新型城镇化建设、脱贫攻坚战等国家战略建立中国话语的非遗体系,开创更好的学术起点。

主旨发言中,马盛德研究员从“旅游文化”到“文化旅游”谈起,通过云南大理、云南普洱市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等成功案例,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情况。他提出,文化建设需要与旅游业发展有机融合,将重点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有效对接和深度合作上,抓住“文化特色”这个关键点,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律的基础上,实现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发展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马炜教授聚焦中国边境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为谱系的构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权力关系的构建,通过国家主导的赋权制度建立的非遗名录使差异性存在的地方知识获得了同样的身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内地与边疆文化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差距。边境非遗与内地非遗具有共同发展的耦合关系,与他国边境地区的文化也可能形成良性互动的耦合关系,双重耦合关系使文化共生关系有可能建成并有益于人类智慧共享。

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林晓平教授从客家民系与畲、瑶等民族关系的新视角审视了客家非遗的本质及特征,阐述了政府、高校、民间多层次合力保护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措。他表示,国家设立三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表明客家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也说明国家对非遗整体性保护的高度重视。实现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实践路径,包括弘扬优秀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制作特色产品、丰富民众生活等。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林继富教授基于“从传统到现代:‘撒叶儿嗬’的传承形态”、“从熟人到陌生人:‘撒叶儿嗬’传承人的多元身份”、“新业态、新乡村:‘撒叶儿嗬’的传承态势”等三个维度分析和阐释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清江流域土家族丧葬仪式“撒叶儿嗬”传承的新态势和当代“撒叶儿嗬”传承中的问题。透过时代变迁,当前“撒叶儿嗬”传承的适应与冲突给学界研究民间仪式以有益的启示。

专题研讨中,西藏民族大学马宁教授、北方民族大学武宇林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朴承权教授、吉首大学田茂军教授、凯里学院刘兴禄教授等20多位学者和非遗工作者围绕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实践经验、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能力建设、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少数民族非遗的传播方式、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等多个议题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研讨,涉及的民族地区广泛、非遗事象众多,提出了非遗的生态性、文化遗产系统、传承人身体传承、社会科学实验方法、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案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未中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研究工作作出指示。2019715日在赤峰市博物馆会见少数民族史诗《格萨(斯)尔》传承人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本次研讨会在习近平总书记再提中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发展的背景下召开意义重大。会议就中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作出了积极回应,提供了方略,并为推动中国特色非遗话语体系建设贡献了智慧。

参会代表合影

研讨会现场

 

 

(文/王丹、吴佩琦  /张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