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资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建设关键问题研究”召开中期成果汇报会

    2019年5月16日下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信息平台共同举办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建设关键问题研究”项目中期成果汇报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博物馆二层会议室召开。

北京大学邱泽奇教授、刘能教授,中央党校徐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王延中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陈立新、财务处副处长仇磊,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丁宏教授、常务副主任刘湘晖、副主任丁娥等以及课题组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刘湘晖同志主持。

 

 

中心主任丁宏教授致欢迎辞,首先对各位专家莅临会议表示欢迎,对课题组的辛苦努力表示感谢。丁宏教授谈到学校非常重视数据库的建设,从课题申报、经费配套等方面给与大力支持。在少数民族地区做综合社会调查,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课题组有长期的经验积累,具备建好数据库的专业和能力储备。2018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组织形式值得借鉴,调查经验值得推广,成果正在逐步推出值得期待。

项目负责人包智明教授介绍了项目执行过程情况。项目于2016年9月申报,11月获得立项,批准经费178.3万元。教育部评审专家意见肯定了项目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课题设计,也表达了对数据库建设的殷切期望。2017年5月11日,项目举行了开题报告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李璐璐、王卫东教授等出席,专家们再次肯定了项目的重大意义,对研究问题的细化、问卷设计、抽样方案等关键核心难点问题给予指导。开题报告会后,课题组认真组织,开发了计算机辅助系统,完成问卷设计和抽样方案设计。2018年7月25日-8月17日,数据库建设在云南进行预调查,从访问员培训到最后一份问卷回收,历时23天,共动用访问员180人,督导员25人,调查问卷4000份。2018年9月以来,项目组对数据进行整理,根据调研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并撰写期刊文章,也将调研的一些发现和结论写成要报上报有关部门。其他民族地区的后续调查也在拟定计划,将陆续实施。

项目组主要成员秦广强副教授汇报了问卷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借鉴国内外综合社会调查问卷设计的思路,设计了包括村(居)问卷、家庭问卷和成年个人问卷的三个层级问卷,以便收集多层次数据。同时考虑到民族地区的异质性,问卷设计在主题模块,即一般综合社会调查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专题模块。村(居)问卷主要用来考察社区的基本情况,设计7个模块共116个问题;家庭问卷设计7个模块共331个问题;成年人个人问卷包括了11个部分278个问题。为了提升调研的效率和质量,本课题利用开源的问卷调查系统LimeSurvey和本地服务器软件XAMPP搭建了调查的计算机辅助调查系统CAPI系统。

项目组主要成员焦开山副教授汇报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执行情况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及发现。首先介绍了综合社会调查(GSS)在社会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CEMGSS)的建设理念和基本框架。重点介绍了数据库建设云南预调查,包括根据云南省人口分布情况采取多阶段抽样,数据采集的实施情况;并从收入与消费、住房状况、贫困与扶贫、通婚、受教育程度、健康、医疗服务、社会交往、社会态度、文化传承与发展、宗教信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政策知晓、乡村社会治理以及生态环境方面对报告了调查的主要结论和一些重要发现。

在专家发言阶段,与会专家对项目实施和数据库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王延中研究员认为项目通过两年多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云南调查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收集数据做出分析,已经获得成功,为未来数据库建设的宏大计划开出好头。同时认为数据库具有以下特色:一是问卷设计规范,利用开源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系统,对传统问卷调查方法有改进,数据直接进入数据库,预防了很多问题,是一次好的尝试,是一项开辟性的工作。问卷设计增加了社区问卷,并将之作为主体问卷,是对以往只把家庭和个人问卷作为主体,把社区问卷作为背景资料的一个突破。项目实施从访问员培训到数据收集,印象深刻,在一个省做4000份问卷的调查,样本量形成规模。二是报告分析依据调查数据,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客观、简明、科学。三是对社会现象的把握准确。调查结论显示,云南作为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差距没有想象的差距大,这种差异又主要是发展水平的差异,城乡差异最显著。这样的结论对于云南未来民族政策、民族工作方向调整有重要意义,即要加强对公共政策的关注更有价值。

徐平教授认为,数据库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做全局性覆盖,建设难度非常大,一是数据库建设指标的变与不变,在全国统一问卷基础上也力争符合当地的表述。二是目前的抽样力求客观,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少数民族人员流动的趋势,需要增加对城市少数民族的调查,注意城市少数民族居民和城市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区别。三是城乡一体化的变化趋势需要在调查中反应出来。四是云南省调查结果可信的,如有关信仰的调查数据在代际之间的差异,数据价值值得肯定,重点是如何正确分析出老年人和年轻人信仰差异的原因,这将有利于纠正刻板印象。总体来说,数据库建设开了个好头,坚持做起来。

邱泽奇教授谈到:第一,数据库建设在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上做了很大的贡献,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社会状况的基本判断,对学生论文的产生,对中国社会对民族问题的迷思与反思都有积极意义。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启动的数据库建设云南预调查,是少数民族地区综合社会调查的第一次。第二,目前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扎实,能够借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并与之进行比较,项目团队专业,熟悉数据库建设的路径。问卷设计采取嵌套式问卷,通过嵌套模型和多层模型把外生变量嵌套其中,是很好的设计。对数据库建设启动表示祝贺。

刘能教授认为数据库建设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做出很大的成绩,此次调查的科学性和形式化程度高,有利地控制了误差。未来在其他民族地区推广时,形式化程度要认真考虑,做出符合其他地方特色的调整和修改,此外云南预调查也达到了较高的效应。

与会专家基于学科及数据库建设经验,从数据库的高度形式化与地方特点相结合,问卷标准化与地方特色议题设置,充分考虑聚居/杂居、城镇/乡村外生变量影响设计抽样方案,对数据库后期建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科研处副处长陈立新代表学校感谢各位专家一直关心和帮助中央民族大学,并谈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非常中肯到位,对项目和数据库建设给了很多建设性建议。项目组认真努力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开了好头,希望后续建设中认真吸取专家建议。学校对数据库建设将继续给予支持和保障。

项目负责人包智明教授回应专家意见,感谢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项目完善、数据库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本次会议是项目的中期成果汇报会,在最终结项报告中课题组会对专家们提出的建议有详细的交代。专家们对数据库建设的建议,也会在后期其他省份的调查中再完善。并对学校科研处、财务处给与支持表示感谢。

中心副主任丁娥对会议进行总结,认为本次会议既是基地项目中期成果汇报会,也是数据库建设云南预调查研究报告的专家咨询会。项目立项的出发点是教育部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要求,但建设中国少数民族的专业化数据库是中央民族大学一直的愿望。“十三五”期间,终于在多方努力下得以立项启动。项目完成云南预调查并计划在年底结项,基本完成基地特色数据库建设指标任务,但从数据库本身建设来看,只是启动一期的建设。教育部通讯评审专家、开题报告会与会专家以及中期汇报会各位专家对项目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肯定,增加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建好数据库的信心。中心也会在基地“十四五”科研规划中把数据库二期建设内容列为最主要建设内容之一。总之,中心和项目组会按照先启动,再完善的策略,坚持不懈推动数据库建设。最后再次对支持数据库建设的校领导,学校科研处、发展规划处、财务处等部门表示衷心感谢。

 

纪要整理:丁娥

图:张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