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国际交流
讲座纪要|“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量与量化”

2019年6月14日,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国际与社会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赖庆博士应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邀请,做了题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量与量化”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两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湘晖主持。

5706

    讲座伊始,赖庆博士强调了定量与量化是具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英文单词“Quantitative”的中文翻译有两种,一种是译作定量,另一种是译作量化。他以数量研究文章的框架结构为例,从开篇介绍、文献综述、研究假说、数据与方法、分析结果、结论、讨论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定量与量化两个概念的差异。在定量文章中,开篇介绍主要是交待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是强调问题的重要性,并阐明其含义;数据与方法部分十分重要,需要详细说明;分析结果呈现为具有实在意义的科学数值;结论部分讲究正确性和重要性,需要精确阐释数值;讨论部分说明其研究的局限型。在量化文章中,开篇介绍的重点是立意,并引起读者的兴趣;文献综述的主要作用是强调研究假说,使文章的研究假说嵌入在已有的文献中;研究假说是故事框架和主要内容;数据与方法部分一般会介绍是普查数据还是调查数据、由谁在何时完成数据的收集、如何抽样、有哪些关键变量等;分析结果基本与研究假设一一对应;研究结论主要是依据量化数据坐实或证伪所讨论的问题;讨论部分着重于阐明研究问题背后的含义和重大意义。

  赖庆博士选取了几个重要方面进一步区分了定量与量化两个概念。第一,定量是定于量,量化是化为量,即把理论中的概念化为变量。第二,定量研究中的数据具有实在意义,是研究问题的答案。量化研究中的数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第三,定量研究旨在追求真实的知识,量化研究旨在追求阐释性理解。第四,定量研究的关键在于研究问题,量化文章的关键在于理论旨趣,体现为研究假说。第五,定量文章的写作难点在于整理数据的技术,而量化文章的难点在于谋篇立意。第六,二者来自两个不同的认知传统。定量研究源自现代科学降维传统,强调去伪存真,不断接近实在知识。量化研究源自人文增维传统,强调多维度发散问题,充分阐述社会百态。第七,定量方法多应用于人口学、劳动经济学、公共政策等学科,量化研究的方法多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

接着,赖庆博士总结了当前学者对数量方法的批评,并一一作出回应。第一种批评是认为数量方法不具有本土性。赖庆博士认为数量方法以及大家学习的诸多学科都是舶来品,并非本土产物,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现代的人文学术资源理解和开发本土经验。第二种批评是认为数量方法过于简单。赖庆博士认为数量方法在实践中并不简单,因此对此种质疑可以不予置理。第三种批评是认为数量方法是科学主义,数据具有科学性。赖庆博士认为量化研究具有人文传统,是用科学的修辞来讲述人文故事,这种批评对量化研究不适用。定量研究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因此不认为这是一种批评。最后是关于方法主义的批评。赖庆博士认为不应视某种方法为真理,要避免落入方法之争的陷阱。

在此基础上,赖庆博士总结了他对数量方法的几点思考。一、量化研究的数据结果真假难辨,发表的文章可能具有深层偏误,因此不可迷信量化文献。二、概念测量时,可能会存在测量与概念名实不符的情况,要关注更具体的方面,使调查结果更精准。三、当前全国性的调查较多,但社会存在多样的机制,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全国性调查不一定会因为样本大而更具科学性。四、定量方法强调因果关系的分析,但此种方法虽然较为精确的解决了因果识别问题,但不能解决代表性问题,有时存在目不见林、本末倒置的弊端。五、因果问题是扑朔迷离的,很多因果关系在哲学上是不成立的,因此不可人为地识别因果效应,为发表文章而轻易做此类定量研究。六、当前分层流动的研究趋于饱和,一些相关研究缺少学术性,水平较低。七、中国的学术资源十分丰富,某些全国性调查存在大而化之的情况,很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为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定量和量化方法的实际运用,赖庆博士通过两个实例进行了具体阐释。定量方法的实例是“回汉通婚”的研究,量化方法的实例是回族“爱国爱教传统”的研究。

刘湘晖副主任对赖庆博士的讲座内容做了精彩的点评。他认为赖庆博士谈到的定量和量化方法,其立意的来源是哲学、伦理、价值观层面的问题,是人文关怀和灵魂的问题,而实现这个问题需要运用数量的方法。对于已经有较好技术训练的学生而言,要选择一个好的题目、好的领域去研究,应该做到象赖庆博士所主张的,把功夫花在课外,多接受人文学科的熏陶;对于纯文科领域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强化量化研究方法的训练,多用数据与事实来检验自己的关注;人文关怀与量化研究共通互济,学术研究才更具有生命力。

6DFE

 最后,赖庆博士与在场的学生就讲座内容进行了积极地互动交流。

 

整理人:2016级民族学硕士麦合布拜木

图片提供:2017级民族学博士海璐、2017级民族学硕士张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