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讲座
讲座纪要:“新疆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四):日常生活中的新疆民族关系——基于田野调查的认识”

      2017年4月21日下午,应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邀请,新疆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崔延虎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做了题为“新疆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四):日常生活中的新疆民族关系——基于田野调查的认知”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丁宏教授主持,杨圣敏教授评议。崔教授针对近年来媒体、学术界对新疆民族关系报道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他在新疆近三十年的田野经验,从民族学人类学关于日常生活理论的视角出发,阐释了他关于日常生活中的新疆民族关系的研究、认识,并对新疆民族关系研究进行学理上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对于新疆民族关系研究出现了诸多新观点,主要集中于对已发生的各类事件的分析。官方、学术界、主流媒体、大众媒体以及当地百姓对于新疆民族关系的认识呈现出“万花筒”的状态。在对新疆民族关系的理解上,根据现搜集到的近2000部(篇)相关文献来看,大部分作者所指的“新疆民族关系”主要是“维吾尔族-汉族关系”。但在崔教授看来,从居住环境、生产生计方式和交往视角出发,新疆存在着多对民族关系,例如汉族-哈萨克族关系、汉族-柯尔克孜族关系、汉族-回族关系、汉族-蒙古族关系、蒙古族-哈萨克族关系、维吾尔族-回族关系、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关系,等等。然而学界很少有人关注上述的多对“民族关系”,忽视了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其实存在着多样性。

      接下来,崔教授罗列了一些统计数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单一民族行政村”不足17-18%,“多民族杂居乡镇”超过88-91%,“多民族杂居行政村”占82-83%左右,以上数据表明新疆大多数地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民族交往地区。崔教授根据实地调研强调,多民族交往的存在并不会引起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例如通过对南疆地区的调研,他指出近20年来,从内地农村到南疆农村包地耕种的汉族农民数量并未如媒体所宣传的那般出现大规模迁离,即使是在汉族农民人口只占0.1-3%左右的南疆农村地区亦是如此。

     崔教授以他在塔城、昌吉、克拉玛依、喀什和哈密等五个地方的调研案例呈现“日常生活中的新疆民族关系”,并指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老百姓有自己的经验来处理“民族关系”及“民族问题”,这是民间的智慧。“日常生活中的新疆民族关系”作为学术界和媒体讨论的“新疆民族关系”之外的另一种关系,但在新疆民族关系研究中是容易被忽视的。

     事实上,民族学人类学对于日常生活理论有着深刻的研究渊源: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的《菊与刀》可被视为研究日本人日常生活的作品;玛格丽特·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对日常生活进行文化上的界定,其关于“洁净”与“危险”的研究是从文化意义上来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历史人类学家重视日常生活史的研究。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在其代表作《日常生活》一书中,认为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自在性、经验性和实用性,因此她认为“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生产要素的集合。”基于以上学理层面的讨论,崔教授指出,之所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关系,是因为日常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规定了人类最为原初的样态,揭示了人存在的本质。日常生活是文化发生、发展,乃至变化的本源也是人类高级精神活动的基础。从理论认识上来说,民族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具有不同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地域关系、邻里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等万象共生的民族关系,由于各种民族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接触、交往过程中既有互动、互信,也有矛盾、冲突。当面对冲突的时候,以“互惠”为核心的民间智慧会巧妙解决矛盾冲突,而不是采用强硬对抗的手段。“互惠”在新疆地区民族关系中以“受哺”与“反哺”的共生关系体现出来,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民族之间既有冲突也有合作,既有矛盾也有交流。

      著名的人类学家弗雷德克里•巴斯((Fredrik Barth)的族群边界理论可为新疆日常生活中民族边界的认识提供理论视角。在新疆这样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族”与文化的边界,但是边界并没有把社区中不同民族的成员分隔成老死不相往来的两个或数个“组织”。在新疆,跨越边界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成为了维持生存生计的内容,维护边界和跨越边界并行不悖。各民族在日常交往中,存在着一整套规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是禁忌?各民族都在遵守规则中维持着各自的边界。但是边界并没有阻挡彼此间的交往互动,边界的两侧存在着一个灰色地带。灰色地带作为异质与非异质的边界,“语码(注:语码是社会语言学家用来指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与价值观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同时存在,使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不仅可以保持边界维持自己的文化,又能基于文化的相似性和共性跨越边界。

      为什么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呈现共生的形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与国家长期的民族团结教育是分不开的。其次,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需要。第三,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共性是和谐的民族关系存在的重要基础,目前很多研究在强调民族关系中差异性而非相似性,仿佛差异越大,理论似乎更靠谱,其实居住在一个社区里面的跨文化交际是很常见的。此外,各民族间跨文化交际的愿望、处理涉及“族”的问题的经验与智慧、互通的语言和人性中善的一面,都是新疆地区民族关系呈现和谐、共生发展态势的重要原因。

      学界与媒体对于“新疆民族关系”的学术研究作品、新闻报道文本建构出各有缺陷的“新疆民族关系”的不同图景和解释,将差异、冲突和冲突原因研究作为主题,并附着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这样的建构在不同方向上强化了人为界定的边界,无形中在毒化着当前的民族问题和关系,对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关系产生了负面影响,造成了人为的“区隔”和“疏离”。因此,崔教授认为,在研究新疆民族关系时,要区别“问题”、“关系”与“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研究不等于民族关系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民族关系是新疆民族关系最重要的存在形态之一,因此要拓宽对新疆民族关系的认识与研究,不能局限于部分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报告建构的“新疆民族关系”,要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探讨和分析。这种认识是要建立在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和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以合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呈现出来的。

      杨圣敏教授认为,崔教授此次学术演讲内容十分丰富,是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演讲,对于评估新疆地区民族关系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地区民族关系虽然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但是在维吾尔族占80%人口的新疆社会,维吾尔族与汉族的关系仍是最重要的。崔教授以生动的田野调查案例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老百姓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百姓之间的关系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两个层次。对于日常生活中某个人的认识并不能上升到对于整个民族的认识,而对于某个民族的认识往往与精英阶层的宣传与解释分不开,少数媒体公开或者隐蔽的狭隘民族主义宣传,会影响大部分人对于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看法。杨教授指出,近三十年,资源分配的过程中消除了前三十年的阶级观念,民族作为一个要素开始涉入资源分配,民族意识开始增强。特别是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竞争激烈,要解决新疆问题,当务之急是平衡社会的经济发展,缩小边疆地区与汉族地区之间的差距。

      讲座结束后,崔延虎教授与在场的师生就新疆地区的民族关系问题进行了互动与讨论。丁宏教授再次感谢崔延虎教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演讲。

 文/海璐 图/马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