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讲座
各民族历来是一家:我中心杨圣敏教授在光明讲坛做主题演讲

       2017年1月4日上午,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圣敏教授应光明日报社的邀请,在光明讲坛做了题为《各民族历来是一家——新疆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主题演讲。这是光明日报社和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2017年首场光明讲坛。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教授、光明日报社副编辑刘伟发表致辞,指出中央民族大学作为全国民族教育的高地、少数民族教育的摇篮,担负着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进步的政治责任。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教授致辞(图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微信公众号,李红亮)

光明日报社副编辑刘伟致辞(图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微信公众号,李红亮)

       杨圣敏教授的演讲主题为“各民族历来是一家:新疆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强调中国各民族历来是一家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在演讲中,杨圣敏教授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对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及原因、新疆民族关系史中的几个问题、解放后新中国的民族关系、当代民族关系的调查与分析、中国民族关系的展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专题阐述。

杨圣敏教授做专题演讲(图片来源:马衣努·沙那提别克  拍摄)

       首先,杨圣敏教授指出“天下一家”是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也是各族人民的传统观念和追求目标。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一直努力维护并实践着“合天下为一家”的理想,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中国历史的主流。这一传统有别于欧美国家多元、多中心的传统。杨教授认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所以能够维持国家的统一(即“天下一家”),有其必然的原因和深厚的基础:第一,在地理环境上,中国是一个半封闭、内向型的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隔了和这个区域以外的交通,另一方面又保证了区域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第二,“大一统”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天下统一了才算国家统一。第三,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就存在着密切而又互相依存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是中国各民族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基础。第四,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允许多种类、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并存,保证了中国各民族能够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内。以上就是我国几千年来多民族统一于一个国家的原因。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多民族是我们的国情,也是优势。

      关于“新疆民族关系史中的几个问题”,杨圣敏教授指出境内外敌对势力在新疆民族关系的历史上做文章,将编造歪曲的历史作为其破坏民族团结、搞民族分裂的理由和煽动毒害少数民族群众的工具。例如,近年来“泛突厥主义”对新疆的民族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杨教授通过回顾西汉至今的历史事实、文献资料、出土文物、体质人类学研究发现等方面,强调新疆历来是中国的一部分、历来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历来是多种文化宗教传播之地,并详细介绍了现代意义上的维吾尔族如何形成的历史进程,有力批驳了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民族关系的歪曲宣传。

      杨圣敏教授在谈到“解放后新疆的民族工作与民族关系”时,认为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在前30年是成功的,民族是团结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历史上民族之间的一些积怨得到了解决;少数民族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与汉族之间在各方面的差距在缩小;边疆民族地区是团结稳定的。但近30年以来,国内外大形势发生了变化,新疆的民族关系面临新情况。从国内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人口流动加速、思想解放运动等变化对新疆的民族关系产生了一些影响。社会环境的过快改变使得旧有的制度与平衡被打破,而新的制度与平衡未能及时建立。因此,内地特别是东部地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不同民族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存在拉大趋势。此外,国家在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多项民族优惠政策也未能有效贯彻执行。这些国内因素对新疆民族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国际上来说,受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民族、宗教冲突成为世界各种冲突的主要形式,导致宗教影响逐步扩大和民族关系出现新动向。境外反华势力和分裂主义借机煽动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尤其是近年来,以民族宗教为旗号的分裂主义活动加剧,新疆的民族关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如何评价目前中国民族关系的现状?杨圣敏教授结合长期的田野调查与分析资料对该问题做了阐述。首先,杨教授基于2004至2013年在新疆开展的“维汉民族关系的调查”实证资料,指出:新疆维汉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正常的;新疆没有发生大规模动乱的征兆,“东突”、“疆独”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是拥护政府的,参与骚乱的只是少数人,新疆的大局是不会乱的。第二,从理论的角度,杨教授认为社会经济差别比文化性差别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要大,许多民族之间爆发的冲突都是由于有这类差别而扩大成群体性冲突。所以,必须尽快解决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差距问题。他还指出不能撤销我国优惠少数民族的政策,而是要坚持、要调整、要落实到位,要推动各少数民族尽快在各个方面赶上来。这才是今后实现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正确道路。

       最后,杨圣敏教授围绕“中国民族关系的展望”结束了本次专题演讲。他指出2000年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例如,2000年至2010年,新疆、内蒙古、广西等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发展速度;2012年至2016年,民族地区八省区的GDP增速也都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他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赶上内地汉族地区,中国的各少数民族将实现与汉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基于这个前提,我国各民族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与心连心的融合,“各民族历来是一家”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追求也将在我们这个时代得到更好的实现。

      专题演讲结束后,杨圣敏教授与现场的各民族师生进行了互动。虽然处于期末考试期间,活动现场中惠楼第一会议室座无虚席,很多学生站在过道,甚至席地而坐。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杨圣敏教授的学术魅力,也体现了我校各民族师生求知上进的风貌。

席地而坐认真听讲座的学生(图片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微信公众号,李红亮)

 

 

文稿:马衣努•沙那提别克

图片:网络图片的出处见引用说明。未说明出处的图片由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