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讲座
讲座纪要:“当代伊斯兰:机遇与挑战”系列讲座(五):瓦哈比主义:起源、演变及影响

      2016 年5 月13 日下午,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当代伊斯兰:机遇与挑战”系列讲座(第五场)在民族博物馆二楼放映厅举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丁隆教授应丁宏教授邀请,做了题为《瓦哈比主义:起源、演变及影响》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丁宏教授主持,相关专业师生前来聆听。

      丁隆教授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教授,曾为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美国哈佛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东政治与伊斯兰教,并在这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颇有建树。丁宏教授指出本次讲座主题主要是为了梳理“瓦哈比”这一概念,这是因为外界对“瓦哈比”谈论比较多,但“瓦哈比”究竟是什么?在伊斯兰世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有什么样的影响?希望本次讲座在学术层面上解答上述问题。

      丁隆教授在开始讲座前指出,“瓦哈比”这个话题影响很大,它属于中东、阿拉伯思潮之一,而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如何认识这个思潮就显得非常重要,而“瓦哈比”本身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瓦哈比主义可以被定义为宗教思潮,然后又转变为宗教与政治的结合。丁隆教授的讲座主要从瓦哈比主义的定义、起源、兴起、演变、影响等五个方面展开。

      首先,丁隆教授谈及瓦哈比主义(Wahhabiyya/Wahhabism)的起源,它是18世纪中叶发轫于阿拉伯半岛的近代伊斯兰复古主义宗教改革运动。瓦哈比派因其创始人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1703~1792)得名。然而,该派认为这个名称是对他们的污蔑,他们不自称瓦哈比派,“瓦哈比”是一个他称,而从阿拉伯语语法上讲,阿卜杜勒·瓦哈卜是其创始人父亲的名字。因此该派自称为“认主独一派”或“认主独一者”。当代瓦哈比派自称萨拉菲耶(salafiyun),指遵循前三代穆斯林先贤之道者。丁教授指出,瓦哈比的根源就是萨拉菲派,在他们看来,前三代穆斯林的信仰没有受到异端的玷污,是最纯真的。瓦哈比派发源的内志(阿拉伯半岛中部)地区环境较恶劣,是地处大漠腹地的穷乡僻壤,也是一片“文化沙漠”,当地的主流教法学派是罕百里派。丁教授认为,关于当时内志地区宗教情况的讨论中,多神教、异端等存在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至于为什么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要“凭经立教”、“尊经革俗”,有两种记述:一种是瓦哈卜的学生的看法,认为当时这里伊斯兰教已经不存在了;另外一些学者则持相反态度。接着,丁教授主要集中介绍了瓦哈比派创始人瓦哈卜的成长游学经历及其学术传承情况。瓦哈卜的游学路线为:欧伊纳-(麦加朝觐)-麦地那——巴士拉——阿赫萨——欧伊纳。他在麦地那第一次接触到了萨拉菲耶学说,拜阿卜杜拉·本·赛义夫、穆罕默德·哈亚特·信迪为师。当他父亲去世之后,他便开始传播自己的宗教思想。在传播的过程中,于1740 年,他到达沙特家族的酋长部,并与当时的酋长结成了联盟。关于瓦哈卜的学术传承情况,罕百里学派对瓦哈卜影响有限(共同点仅为“圣训派”的方法论),两者之间主张也不同(如游坟)。一方面,罕百里学派不把瓦哈卜视为本派学者,另一方面,伊本·瓦哈卜本人亦声称其不属于任何教法学派,他反对四大教法学派,认为只要有《古兰经》即可,但实际上,瓦哈比学派还是遵从了罕百里学派,允许“创制”( 即根据伊斯兰教立法原则提出个人意见)。瓦哈卜本人主要受到两位学者的影响:伊本·泰米叶、伊本·盖伊姆,其著作大量引用二人的思想。瓦哈卜的对手在对其的檄文中指责其受到二者思想“毒害”。丁教授指出,伊本·泰米叶的思想本和政治无关,但容易被现在的“极端分子”解读。

      其次,丁教授谈及了瓦哈比运动的兴起及其基本主张。瓦哈卜在其传教过程中,由于遭到家乡的罕百里学者的反对,被当地酋长驱赶,后与沙特家族结盟,使瓦哈比主义成为了沙特王朝的主流宗教思想,即使在沙特王朝低潮期(第一沙特王国、第二沙特王国)仍然有着广泛影响。瓦哈比派的基本主张为“认主独一”、反对以物配主,反对异端新行。接着,丁教授又对瓦哈比派的性质展开以下五点讨论:(1)凭经立教,鼓励个人创制,超越教义学、教法学等伊斯兰教“理性知识”;(2)在教义上,瓦哈比派源于逊尼派中的“圣训派”,是萨拉菲主义的变体或分支,是古典萨拉菲派的近代篇章,主张严格尊崇经训文本,反对理性思辨;(3)在教法上,瓦哈比派基本沿袭了罕百里教法学派(虽声称反对教法学派,鼓励“创制”)的主张;(4)激进宗教意识形态,具有排他性、进攻性、为“向后看”的历史主义;(5)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官方意识形态。在关于“极端思想”的讨论中,丁教授认为,去“极端化”,重在“解经”。

      第三,丁教授介绍瓦哈比主义演变的几种形态与传播原因。瓦哈比主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伊赫万运动(1910-1930),为激进瓦哈比武装派别;瓦哈比主义官僚化 (使瓦哈比主义变成国家的一部分);新瓦哈比主义,批评沙特王室,实际上可看作“真正的瓦哈比者”;觉醒运动(sahwa),为穆兄会在沙特的分支;阿富汗战争与圣战萨拉菲派形成。丁教授谈及瓦哈比主义的传播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沙特家族建国,一是巨额石油财富。沙特王室的宣教活动又具体表现在用巨额财力支持瓦哈比主义在全球传播和费萨尔国王泛伊斯兰事业。

      最后,丁隆教授讨论了瓦哈比主义的影响,主要有三点:(1)导致穆斯林保守化、激进化;(2)引发教派矛盾;(3)破坏教派平衡。随后,丁教授又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了互动。

      讲座结束后,丁宏教授再次感谢丁隆教授为大家梳理了瓦哈比主义的历史发展脉络,他的讲座令大家受益颇深。

(整理人:2015级民族学博士马文婧;图片提供:2014级民族学博士马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