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讲座
讲座纪要:“新疆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一):西域和卓家族的兴衰及其影响

“新疆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一):西域和卓家族的兴衰及其影响讲座纪要

 

           2016 年 6 月 28 日下午,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的“新疆历史与文化”系列讲座第一场在文华楼1304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刘正寅研究员应丁宏教授邀请,做了题为“西域和卓家族的兴衰及其影响”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丁宏教授主持,相关专业师生前来聆听。 

         本次讲座内容主要围绕西域和卓家族的由来及其兴衰进行讨论,具体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和卓”一词的释义。“和卓”(Khwāja)原为波斯语,最初用来称呼市民中的显贵,后来亦用以称呼宦官。现代波斯语意为“富人”、“先生”。汉语音译除“和卓”外,还有“火者”、“虎者”、“霍加”、“和加”等多种译写。具体到西域和卓家族——玛哈图木·阿杂木和卓家族,根据圣者传列出的外在世系(即血统世系)来看,又是圣裔(Sayyid)——即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与阿里所生的子孙和卓,所以该家族的祖上多戴有赛叶特(Sayyid,即圣裔)的称号。

        第二,西域和卓家族的由来。西域和卓家族系中亚著名宗教活动家玛哈图木·阿杂木及其子孙。玛哈图木·阿杂木是中亚伊斯兰教派纳合什班底教团的首领。其卒后,诸子斗争,其中尤以长子玛木特·额敏(又称伊禅·卡兰)和伊斯哈克两子之间斗争为甚,其门徒遂分化为两大集团,这即是后来“白山派”、“黑山派”的渊源。两个敌对派别为扩大各自的影响广收门徒,壮大势力。在16世纪中后期,和卓伊斯兰哈克进入当时统治天山以南地区的叶尔羌汗国,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操纵汗国军政事务的宗教势力;到17世纪前期,伊禅·卡兰(玛木特·额敏)之子和卓玛木特·玉素甫也从河中东迁塔里木盆地。从此,和卓家族这两个对立已久的派别在叶尔羌汗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伊斯哈克系和卓被称为黑山派,伊禅·卡兰系和卓被称为白山派。两派分别控制叶尔羌汗国的中央或地方政权。斗争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西域政治形势的发展。

         第三,没有出现过一个和卓政权。因受察合台文献《和卓传》的影响,学术界长期存着如下错误认识:在西域和卓家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准噶尔汗国灭叶尔羌汗国之后,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白山派和卓阿帕克成为天山南路的汗,此后,白山派和卓与黑山派和卓虽相互交替但始终统治着这一地区,直至大、小和卓毙命,清朝统一西域。于是“伊斯兰神圣国家”或“和卓时代”这种结论性的术语也就出现于国外学者的历史论著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一个和卓政权。原因在于,在长达四百多年的蒙古统治中,非成吉思汗“黄金家族”不得为汗的观念在这一地区牢固地树立并保存下来,察合台后王的“高贵”世系及其正统地位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准噶尔汗国在归并了天山以南地区后,也不得不正视察合台后王汗统在这一地区的合法性,扶持亲准噶尔的察合台后王为该地区名义上的统治者,利用察合台后王来为准噶尔管理这一地区,实行间接的统治。根据中亚穆斯林文献及汉文文献的记载,准噶尔在征服天山以南地区后,任命了此前已经归顺准噶尔的察合台后王阿布都里什特为汗来管理这一地区。此后是其弟马哈麻特·额敏、三子马哈麻特·木明(又称阿克巴锡汗)。策妄阿拉布坦时期,随着准噶尔汗国强大与统治的稳固,准噶尔在这一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取代了察合台后王的汗统地位。基本上消除了作为世俗统治者的察合台后裔的影响,结果更加突显了和卓这股宗教势力的影响。同时,由于察合台后王退出政治舞台,蒙古分封体制不存,各地阿奇木伯克突起。到1755年,清朝进军伊犁,准噶尔汗国灭亡,清军遇到了被囚禁的大小和卓(波罗尼都、霍集占),他们乘机向清军投诚。后清军决定由小和卓(霍集占)留在伊犁,管理这一地区耕地的回部民众;委任大和卓(波罗泥都)前往天山南路,为清朝接管这一地区。大和卓在天山南路的统治权是由清朝赋予的,并且他能够控制这一地区,也是在清朝政治、军事力量的支持下完成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时在天山南路伯克封建主亦有统领回部的图谋。清朝在统一西域进程中企图利用和卓势力统治回部,结果是赋予了这股宗教势力以世俗的权力。虽然此前和卓实际上在回部政治事务中已经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它作为宗教领袖的身份没有变。清军平定大小和卓时获悉,“霍集占等係传授經教之人”(《平定凖噶爾方略》正编卷57)。清朝误将其视为回部长,令其代为清朝接管回部,实际上是赋予并向社会承认了它的政治身份。

        第四,“大小和卓之乱”与和卓家族退出历史舞台。1757年大小和卓反清自立,但所控制的范围有限,只是库车以西诸城,并且当时在天山以南地区的号召力并不太大。和卓兄弟的反清活动虽然很快为清朝所平定,但是它反过来进一步加强了和卓在回部社会的政治影响力。有鉴于大小和卓叛乱的教训,清朝上下深深感到和卓势力是塔里木盆地绿洲上重要的不安定因素,对主动归降、积极配合的和卓家族成员也不放心。对此,清政府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在叛乱平定后,清廷即令他们入京朝觐,将他们留在北京,封以世爵,使其脱离天山南路。和卓家族分崩离析,作为一种政治—宗教势力,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五,“和卓后裔之乱”及其影响。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时,大和卓波罗泥都有一子萨木萨克逃亡安集延,时年仅5岁,后定居浩罕。萨木萨克死后,其子张格尔在野心勃勃的浩罕统治者支持下,于1820—1826年先后四次侵入天山南路,发动叛乱,结果为清军所捉。1830年,浩罕又挟持张格尔兄玉素普入侵。1847年玉素普的子侄七人,在浩罕的支持下突入塔里木盆地,是为“七和卓之乱”。咸丰年间(1851-1861),和卓后裔在浩罕统治者支持下不断窜犯中国西部边陲,但多为流寇式的骚扰。和卓后裔的反叛活动主要得到了西部白山派信徒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其宗教势力的色彩不容忽视。虽然当地人民不满于清朝的腐败统治,出现过类似乌什事变这样的反抗活动,但当和卓后裔进行“复辟”活动时,并未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拥戴,其支持者主要限于白山派信徒,且遭到了黑山派信徒的反对。 “和卓之乱”实质上是浩罕等境外势力操纵利用的结果。1865年浩罕军官阿古柏携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克和卓侵入天山南路,在站稳脚跟后,阿古柏就把这位和卓驱逐出境。自封为“巴达吾来特阿孜”(意为“洪福之王”),建立所谓“哲德沙尔”(意为“七城”国),并得到了英、俄侵略势力在军事上、物资上、外交上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但最终还是被清朝剿平。从此也永远结束了各种外来势力借“和卓”名义侵略中国的行径。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入侵者的阿古柏出于其统治的需要,在新疆地区大肆修建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掀起狂热的宗教情绪,造成了伊斯兰文明空前繁荣的假象,进一步神化和扩大了昔日和卓的影响,为所谓“和卓时代”或“伊斯兰神圣国家”的幻影的出现烘托出氛围。平定阿古柏入侵后,清朝根据时势的发展,在新疆建立行省,不仅在政治上,而且理论和舆论上也都制止了国内外一切反动势力图谋利用和卓煽动叛乱、制造分裂的活动,巩固和加强了边政建设。

         讲座最后,刘正寅研究员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了互动。讲座结束后,丁宏教授再次感谢他为大家带来的精彩内容,他的讲座令大家受益颇深。 

提问精选:

         提问:刘老师您好,感谢您的讲座。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大小和卓之后,英国、俄国在西域中亚地区有一个大博弈,请您介绍一下,大小和卓或阿古柏活动中,英国、俄国在其中所起作用的方式?另外一个问题:在当时整个中亚地区其他伊斯兰教派在整个活动当中,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一个情况。

        回答:谢谢你的提问。第一个问题:英俄主要是博弈,当时世界的趋势,俄国是向东扩张,今占领中亚地区,在阿古柏入侵新疆之时,包括伊犁、塔城等地区都被俄国占领,在驱逐阿古柏后左宗棠收复新疆。当时英国由印度北上,与俄国争夺中亚,并企图染指新疆,当时英印政府极力扶持阿古柏政权,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装备,并派出使节或考察团进入新疆,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在阿古柏入侵时期,英、俄都在喀什开设了领事馆,加强了对我国西部边陲的渗透和争夺。第二个问题,明清时期整个中亚地区伊斯兰教派势力都有很大影响,和卓势力之所以在塔里木盆地发展得特别大,是因为当时世俗政权处于分裂动乱之中,使宗教势力乘机发展,甚至操纵和控制世俗政权。

 

(整理人:2015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马文婧;图片提供:2014级民族学博士研究生马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