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讲座
“宗教人类学系列讲座(二):当代宗教的弥漫性特征——杨庆堃宗教理论的再反思”讲座纪要

        2017年10月27日,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社会人口研究所所长范丽珠教授,应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丁宏教授邀请,做了题为“当代宗教的弥漫性特征——杨庆堃宗教理论的再反思”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是“宗教人类学系列”讲座的第二场,由丁宏教授主持,主要围绕1961年出版的杨庆堃教授《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展开讨论。作为该书的译者,范丽珠教授在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其对杨庆堃教授关于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理论贡献的再认识,着重分析了“弥漫性宗教”概念对理解中国宗教以及当前全球性宗教现象的启发性意义。

      讲座开始,范教授从当今世界各类复杂的宗教现象出发,讨论应该如何去面对和解释这些现象。她谈到,如今世界上各类宗教发展与变化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宗教形态,宗教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与存在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任何抽象的理论都难以对日益复杂、充满歧义的宗教现象做出全面的解说。现代宗教面临着制度性宗教变得无法支撑“神圣”的帷幕、个人主义发展令现代社会充满了社会“失范”现象的困境,一些学者开始呼吁宗教“神圣”观念的回归,以期向传统寻求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方案。不可否认的是,正式、组织性宗教的重要性似乎在弱化,而文化传统、价值观、仪式活动等非制度性途径显示着其存在并得以不断拓展,因此宗教的影响力未见减弱。尽管现代科学技术便利着人们的生活,但现代生活的社会条件并未在本质上产生全新的人类,科技带来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丝毫没有改变人类生活根本上的宗教本性,因此人类生活中依然有很多不确定和未知的因素存在,。范教授认为,“神正论”提供给人类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意义”,若要解读这些“意义”,则需要借鉴和研究杨庆堃教授的相关理论。

      接着,范丽珠教授简单介绍了杨庆堃教授的求学经历和《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一书的创作背景。从现代性话语与中国宗教研究的处境进行分析,现代西方话语一直处于对中国文化殖民的地位,而中国人更是放弃了自身话语权,参与构建了以西方价值主导的新的话语体系,以西方知识为基础的话语不仅获得了“合理性”和“合法性”,更是披上了某种“Truth(真理)”的外衣。中国宗教的学术性研究从一开始就存在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隔阂和困难,没有经过合理性、正当性和必要性的论证,西方宗教学理论全然被中国知识分子接受以分析中国社会现象和文明。宗教社会学以一种普世性解释框架被移植中土,带着理论叙述的强势,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指导性原则和普遍采用的方法,中国知识界对中国宗教的认识和基本态度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西方的价值观念所左右。在历史的绝大多数时期里,中国社会制度框架体系下缺乏一个结构显著的、正式的、组织化的宗教,但同时宗教信仰的实践却充溢于中国社会生活的每个侧面。

      由此,杨庆堃教授在书中发出疑问:古老而多元的中国社会究竟以怎么样的方式塑造了中国宗教?中国宗教反过来又是怎样贡献于这个社会的?杨庆堃借鉴Joachin Wach的“功能观点”将中国宗教扩展为两种泾渭分明的宗教:制度性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与弥漫性宗教(Diffused Religion),使得多元的、复杂的和看起来杂乱无章的宗教现象变得清晰而易于理解。

      范教授进一步阐释,在杨庆堃的理论中,制度性宗教是独立于世俗社会和文化、有独立的神学观或宇宙观、用于解释世间万物和人类本身、具有一系列象征和仪式组成的独立的信仰体系,同时由神职构成其独立组织,帮助阐释神学观念并主持仪式性活动。从功能主义视角来看,制度性宗教是一个清晰而独立的领域,与其他社会面向界限分明,容易被归为“宗教”之列。而弥漫性宗教虽然拥有神学理论、崇拜对象及信仰者,但是十分紧密地渗透进一种或多种世俗制度中,没有入教或皈依的问题,是人们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触到的“宗教”。虽然独立性并不十分明显,弥漫性宗教却有结构性基础,植根于家庭生活和地方制度之中,其功能的实现是依托于帝王体制、科举制度、亲属系统和社区制度。范教授认为,杨庆堃用“弥漫性(Diffused)”一词澄清了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定位,进一步阐释了宗教在何处、以何种方式活跃于中国社会以及弥漫性宗教如何定位整合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同时,杨庆堃在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引入的“弥漫性宗教”这个概念,绝非是仅仅为了关注中国宗教现实状况的权宜之计,而是让我们得以认识宗教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状况,重新认识宗教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这样一个常识。

      基于对亚伯拉罕宗教传统的分析及相关研究,范教授认为人类文明的宗教性在本质上是文化,宗教不可以脱离其社会制度而独立存在。宗教存在的真实性不仅仅在于教堂、寺院的数量与进入宗教场所的人数和频率,同样在于其如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日常仪式的内容。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宗教使用其所处环境的语言,用周围文化的象征和惯习的表达方式来展示生、死、痛苦等问题,通过仪式和其它形式的实践来回应这些永恒的困境。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宗教与文化之间的互相作用,使得不同文化中形成的宗教观念与价值存在着差异,这些价值以不同形式“弥漫”在特定人群的社会生活中。借用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论,范教授强调,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们要认识到任何一种宗教文化中都有其认定的、受到该宗教支持的“天经地义”的价值,没有优劣之分。

      之后,范丽珠教授与在场师生就讲座主题进行了互动与讨论。丁宏教授再次感谢范教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演讲。

 

 

 

(整理人:2017级民族学博士 海璐 图片提供:2014级民族学博士 马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