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会议
“跨界、流动与区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顺利召开

       2016年12月15-16日,“跨界、流动与区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举办,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蒙古、越南、台湾以及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和校内共60余名学者出席会议。  

    12月15日上午9时,开幕式在中央民族大学中慧楼第一会议室举行,由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丁宏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青觉教授、国家民委研究室副主任马国华博士(由国家民委研究室科研处处长张世保代为宣读)、中央民族大学科研处处长乌小花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麻国庆教授致开幕词。青觉教授在致辞中深刻地阐释了此次会议的主题,他指出,首先,跨界彰显格局,需要我们不断地拓展学术视野,跨界研究与比较视野是当今学科发展的趋势。其次,流动隐含深机,需要我们坚持做“活”的学问。第三,区域超越村庄,需要我们善于捕捉社会场景。

       在主旨发言单元,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梁在教授、日本樱美林大学中生胜美教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潘英海教授、我校麻国庆教授等分别做了题为《从移民网络到市场机制——美国华人移民就业新趋势》、《历史人类学的复权—EmmanuelTodd的家族人类学与反全球化》、《当代全球脉络下的“家屋社会”再思考》及《跨区域社会体系——以环南中国海区域为中心的丝绸之路研究》的精彩演讲。梁在教授通过对美国华人移民从通过移民网络找工作到通过市场机制找工作(如纽约市的职业介绍所和中文报纸),认为基于市场的求职方式(如通过职业介绍所)的兴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驱动因素:(1)中国移民来源地的多样化;(2)中国移民的生意的空间扩散。通过市场机制更换工作,工资增长更快。“移民来源地”这一因素,至少对于第一代移民的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移民劳动力市场研究来说,移民媒体是一个潜在资源(即时性,工作信息更多)。中生胜美教授则讨论了Emmanuel Todd的理论,即关于历史人口学、家族人类学以及预测未来的学问,例如预测苏维埃联邦崩溃、阿拉伯的春天、英国脱离欧洲共同体和唐纳·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等事件,同时介绍了日本人类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潘英海教授用列维斯特劳斯的“家屋”概念来重新思考原住民社会结构的特质,他从海南调查的案例出发,指出“家屋”概念是理解原住民社会结构特质的另一个维度。麻国庆教授则提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辐射区,从我国华南、西南到东南亚的环南中国海区域经过历史上复杂的族群交流和社会交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格局。在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发生的所有人文交流的时空过程,不仅形塑了区域的文化生态,同时还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网络化的跨区域社会体系构成了讨论环南中国海区域社会整体性的方法论基础。跨区域社会体系是跨越了家族、社区、族群、民族、国家与跨国家区域等不同层次的社会单位,是全球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

       在接下来的两天中,与会学者针对不同的专题发表演讲,大家围绕“东北亚的民族与宗教”、“跨界与流动”、“边界民族与国家”、“跨区域社会与文化交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讨论。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老中青结合”,部分青年学者结合自己长期的海外、跨境等田野调查,展示了学术界新的研究领域,这些年轻力量的加入,使得这次学术论坛积累了很多可以进行深入讨论的材料,即有了田野基础和实证研究的基础。

        在“东北亚的民族与宗教”单元,来自俄罗斯、蒙古的学者与大家分享了远东西伯利亚地区的民族调查、蒙古国的度母信仰习俗、蒙古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手抄本甘珠儿大藏经的文本分析等。

        在“跨界与流动”单元,学者们从跨区域社会的视角来讨论流动中的民族与民族关系,分别探讨了中老、中缅交界地傣族村落的“进口和尚”、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中巴喀喇昆仑公路修建参与者的社会记忆、俄罗斯雅库特埃文基人的宗教与信仰、韩国基督教与中国朝鲜族、缅甸社会转型与中缅关系、民族政治的中国经验、北海道·冲绳的边境性、泰国佛教介入政治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1949-1966年拉祜族跨境流动的档案研究等。

        在“边界民族与国家”单元,针对跨界流动过程中如何考虑族群认同、国家认同问题,与会代表结合田野调查资料,就格尔茨“尼加拉”的启示:文治与权治的“国家”经验、阿怒人的社会空间建构、景颇族跨境婚姻、缅甸果敢人的身份再造、中老边界阿卡人橡胶种植的文化实践、民族地区汉族的文化适应与认同建构、“一带一路”背景下多民族日常交往的障碍:泛清真化的蔓延与过度的高压维稳、川滇藏交界区的神山信仰、美国“在家教育”、印尼华人群体的家庭模式与商业经营策略、阳江苗族代耕农家庭生活等进行了探讨。

        而在议题四“跨区域社会与文化交流”单元,围绕跨区域社会的内部流动和跨国流动、如何考虑身份的多样化问题等,大家探讨了南南移民及中国参与全球移民治理的形势、新疆锡伯族民族认同与地域认同、越南华族会馆的慈善文化与族群认同、岛屿城市的港口转型与渔民社区的错位失配、泰国华商“报”的社会价值实践、越南南部华裔文化的存续、边境地区越南女工的跨国流动、中蒙边界跨界哈萨克人的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等问题。

      最后,麻国庆院长在综合评议环节结合此次会议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如“跨界流动”、“跨区域”、“跨境民族”等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不管是着眼于国内的流动还是跨国的流动,一个全新的领域——跨界的人类学将成为21世纪全球人类学的核心。今天,面对国家的战略转移,人类学、民族学对于跨国社会研究的经验和基础,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重新认识和理解“一带一路”的社会文化基础和全球意识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新趋势,通过海路和陆地所形成的亚、非、欧洲之间的交通、贸易、文化交流之路将是研究的重点。这种跨境的文化交融现象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将会越来越多,原本由国家和民族所设定或隐喻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社会和文化的“界线”,不断被越来越频繁的人员、物资和信息流通所“跨越”,形成了复杂多元的社会网络体系。国际合作背后重要的因素是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交流、沟通与理解。只有理解他国、他民族、他文化,才能够包容接受、彼此尊重,才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样性,才能建立人类文化共生的心态观,创造“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希望今后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文/罗惠翾

图/李亚宁